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晴
经过前几次接触,泾口镇桥头居委会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我已经心中有数。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之前与泾口镇骆镇长一起梳理的帮扶路径,还有不少的困难,实施起来还有很大难度。能不能换个思路?能不能再发散一下思维?
带着这些想法,已来到桥头居委会的门口。没有过多寒暄,我和泾口镇骆镇长、桥头居委会张书记围绕上次的话题继续讨论起来。桥头居委会在泾口镇的镇中心位置,桥头遇到的问题部分程度上代表了泾口镇面临的困境。因此,我建议这次讨论不要仅仅围绕着桥头的境况来谈,而把问题的范围拓展到整个泾口镇来谈。
一番讨论,我在旁仔细聆听和记录着。整个泾口镇面临的问题大致如下:一是以桥头为中心的镇中心居民居住点较为集中,出行量较大,很多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桥头南泵站和十四支抗旱泵站由于年久失修,问题较多,急需改建扩建;三是农业生产面临困难,田间道路多是泥路,缺乏硬化的机耕道路。
以上三个问题就是泾口镇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顺着这条问题线索,我们又开始商讨对策。按照上次讨论的思路,主要以“一事一议”的形式来解决。这种解决方式虽然以往也实施过,确实解决了镇里几条路的翻修,但最大的弊端是实施周期长,且需要村里自筹资金,实施困难也相当大。思路一时间又陷入了死胡同。
按照我来时的想法,能不能再发散一下思维?我把这个思路说给大家听。骆镇长沉思了一阵,说道还有种方法可以试一试,通过申报市级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以整体解决镇里以上全部问题。接着我们详细议了议具体申报的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成效。经过具体论证,不仅解决了桥头居委会的问题,还将镇里的基础设施问题一并打包解决,一举多得!
回来路上,我还在想着共同讨论形成的这个方案。原来我们只盯着帮扶村的问题,就事论事,思维一直受到局限。正是通过这次讨论,不再仅仅聚焦在村里的问题中,打开视线,发散思维,这才最终找到了较为完整、务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有了方案,下面的路才清晰了些。(市国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