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基于对所挂钩村的粗浅调研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国家整体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笔者通过在“三进三帮”活动中所挂钩村的粗浅了解,谈谈对当前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一些认识,以期对“三农”工作有所帮助。

一、双河村基本情况

笔者在“三进三帮”活动中挂钩的涟水县朱码镇双河居委会,位于涟水县城东效327省道边,淮连公路入口处,距县城不足1公里。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965户农户,人口4865人,其中劳动力数2811人。因离县城较近,辖区内还有居民小区231户,1645人。全村共有耕地4685亩,村集体资产总额300万元,包括村综合服务中心1000平方米180万元,厂房2幢共80万元,电站40万元,无负债。

二、存在问题

1、村干部力量不足,村支部作用发挥不到位。该村共有党员81人,两委班子共9人,其中党员5人,平均年龄46岁,大专文化2人,高中6人,初中1人。村干部共11人。由于村干部工资报酬普遍偏低,村干部的工资平均在千元左右,但工作上实际上超负荷的承担了一些政府公务员的工作职责,但工资待遇却相差较远。村里一些经商、种地搞生产的能手,更不愿意干误工补贴较少,与国家干部比费力得罪人又无实惠的村干部,还不如做普通农民,种好责任田来得实惠。一旦有更好的出路,立马辞职走人。有能力的人不愿干,没能力的人又干不了,合适的村干部人选越来越难挑,后备干部断档现象日益严重。 大多数村干部已人到中年,退休生活保障、收入、养老、大病治疗等与公务员相比差距较大。而当前农村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又大。因此,部分村干部心情不畅,工作热情不小足,工作得过且过。因现在农村社会结构松散,人员联系不紧密,即使是党员也在各自为生活外出打拼,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开展,党员的在党意识不强,直接导致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双河村紧邻县城,交通便利,地理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本应在村集体经济、农民增收方面有较大幅度的发展。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该村现有耕地4685亩,人均不到一亩。其中浅水藕400亩,螃蟹、龙虾养殖180亩,没有村集体企业,所建两幢厂房用于对外出租。2016年村集体收入共8万元,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处出打工收入,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全村共有鸡8000只,猪500头,牛20头,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5200元,远低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更低于江苏省农民平均收入。另外,该村还有五保户19户,低收入户18户,低保户36户,成为村经济的严重负担和实现小康的巨大困难。

3、农村社会治理存在诸多难题。当前,农村制约手段弱化,导致村级制度建设不规范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个别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无政府主义思潮抬头,甚至把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当作额外负担,只想享有权利,不愿履行义务。由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还实行种粮补贴,农民已经形成只愿伸手拿钱,不愿往外掏钱的习惯思维,对村民自治当中应当交纳的一事一议等费用极不主动,又不能直接从国家的补贴中直接扣除,导致村集体自治的许多项目难以实施。因此导致农村治理中各种制约手段弱化,法律手段不健全,经济手段无基础,行政手段难执行。上面压的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基层村干部手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软措施,上级只压任务,而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作为保证手段,致使村干部左右为难,工作不干不行,干又没有有效手段,对农村的歪风邪气难以及时有效地制止,村干部成了“受气包”,号召力、战斗力严重欠缺。农村社会治理手段、动员能力与过去相比,严重不足。

三、几点建议

1、加强村支部建设,提高村干部和全体党员的综合素质。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一定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村党支部建设。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以村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村干部选拔、使用培养、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村干部的工作。农村工作纷繁复杂,村干部处于兵头将尾、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要下大力气解决村干部责任与权力脱节、工作压力大和精神负担重的问题。针对农村具体情况,强化组织生活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办事公开制度、党支部工作报告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规范村支部的各项工作。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村干部和农村党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能力,提高党员的在党意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2、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只有把农村的经济搞好了,农民收入增长形成长效机制了,农民的养老、医疗等问题有保障了,农民富裕了,环境变美了,农村社会才能真正实现稳定与和谐,农业才能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当前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建设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农村社会融人城市化进程已不可回避。基本农田保护问题,被征地农民的权益维护和社会保障问题,集体资产的保护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成为各级领导关切、社会各界关注、广大农民关心的大事,农民权益维护将进一步凸显。要适应农业增长方式的重大变化,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不断拓展农村经济工作的新领域,在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引导扶持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想办法让农民增收。要加强对农民的现代科技的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学会从市场中获取更的收益,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农民素质,全力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农村也正处于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由发展产生的社会治理难题。中国农村在未来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仍将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国农村今后还将会长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治理困境。农村社会治理必须符合农村发展的客观实际,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稳步地推进。要依靠发展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不仅经济上要发展,更要把人的提高与发展作为改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头等大事来抓。发展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文化、法律和人文素养,培养现代农民。要充分运用既有的组织网络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化格局,充分发挥原有的各级党组织、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民间社会团体的作用。在纵向上区分农村社会治理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在横向上分类处理农村社会治理的不同问题,采取治本之策,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做起,使村级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如此才能真正解民忧、维民权、聚民力、造民福、慰民心,才能使村级社会治理走上现代化之路。(市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  朱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