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市长扶贫民情日记:创新机制 共享发展 走好小康路

 

519日 星期五

一直惦念着要到联系点涟水县条河村来看看,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商量脱贫致富之策,为村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乘车驶过热闹的成集镇街头不久,就进入了条河村,道路两旁田畴成方、灌渠成网、意杨林立。之前在省级机关工作时,我曾经到过邻近的村,知道像条河村这样的经济薄弱村在淮安还是很典型的,村集体既没有土地资产、水面资源,也没有交通区位优势,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种养业和外出打工,脱贫难度很大。

在村头下车后,村支部书记刘正荣带我们去走访养殖专业户蒋福亮。沿着乡间土路,穿过一个个35户组成的小庄台,路边房屋大都是单层砖房,鲜见楼房,楼房率不到10%

我们首先走访养鸡专业户蒋福亮,他1998年就从事草鸡孵化,目前年孵化蛋鸡30万只左右,出栏草鸡约5000只,一年纯收入有十多万,同时还雇用2个当地农户,带动10户群众从事草鸡养殖。来到他的养鸡场,远远地就看到一大群雏鸡,在偌大的场地里跑来跑去、欢快争食,这是典型的传统散养草鸡户。这个稍显腼腆的汉子向我们介绍了养殖项目情况。在谈及今年收益时,他说,情况不太好,受禽流感影响,有一段时间卖不动,贩子收购的价格低,赚得不如往年多。我向他建议,能不能试着在网上销售?养殖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既要做大规模、提高养殖技术,也要拓宽思路、多一些销售渠道,这样才能抗得住市场风险。他有些犹豫,说平时对这方面接触不多。我又建议他,可以学一学外地的成功做法,同时叮嘱镇上要给予电商销售方面的技术指导帮助。

离开蒋福亮的草鸡养殖场,我们来到种植大户王海桂的田头,只见一畦畦碧绿的苔韭长势茂盛,七八名妇女正在弯腰劳作。王海桂夫妇原来在外地打工,一年忙到头也攒不下了几个钱。2015年,他们在亲戚的带动下,开始种植苔韭,现在规模发展到60亩,每年纯收入有20万,还雇了15名本村低收入农户,每人每日工钱有40块,一个月下来能有一千来块钱收入。在交流中,我仔细了解了用地、技术等方面的情况,他介绍道,除了自家的3亩地,其余都是从周边农户手里租的,一亩地每年租金800块,技术上主要是防虫害上有讲究。这条路是走对了,只要懂技术、上规模,土地里照样能刨出金子来。我建议他,发挥好技术优势,种出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同时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实现更好的收益。

离王海桂田头不远,我们经过一片翠绿的竹林,一座院门简易、篱笆墙上爬满藤蔓的农家小院呈现在我们眼前,老党员王孟先和他的老伴闻声走出来,热情地招呼大家到屋里坐坐。老王今年77岁,党龄超过50年,自己曾患有肠癌,老伴患有心脏病,常年服药,三个女儿都已出嫁,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38分地租金,生活负担也比较重,好在女儿每年给点补贴。我问他,现在村里党员作用发挥得怎么样?他说,现在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赚钱,村里还有90多名党员,年龄都偏大,青黄不接。老王说了实情,不管是扶贫,还是村里的其他工作,都得有人去做,基层组织建设还得加强。临别,我请两位老人好好保重身体,保持心情舒畅,并叮嘱当地党委政府关心照顾好他们的生活。

看望过老王,我们来到成集镇政府会议室座谈,听县里、镇里、村里的同志和村民代表对脱贫工作的想法。听他们介绍,条河村为三个村合并而成,共有耕地5860亩,分10个联组,农户有7883560人,其中,低收入户198688人,占到了总人口的近20%。去年以来,县、乡、村通过大户带动就业、提供保洁等公益岗位、兜底保障等办法让46户群众脱了贫,今年还将有40多户脱贫。下一步还计划通过成立合作社发展香菇种植、散户光伏发电等项目,来增强造血能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特别令人振奋的是,条河村准备通过村庄整治,实施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目前村庄布局规划调整、集中安置点规划编制等工作都在抓紧推进。我感到,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方向,决心很大。交通局、水利局和挂钩帮扶单位市政府办的同志也表示将全力给予支持,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今天的调研,更加坚定了我加快推进改革,做实帮扶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认为条河村扶贫工作,一是做好机制扶贫。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改革,科学制订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有序推进集中居住,有效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为发展规模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创造条件。二是做好挂钩扶贫。发挥好挂钩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推进道路、水利等设施建设,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三是做好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户的状况,分别采取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兜底保障等措施,实行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确保每一户贫困人口都能如期脱贫。四是做好农业扶贫。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放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带动效应,积极发展高效、优质、绿色农产品,在农业产业扶贫上走出新路子。五是做好文化扶贫。挖掘利用好“苏北小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做好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培训,逐步发展文化旅游和手工艺产业。希望通过改革创新与产业发展联动、自身努力与外部支持相结合、物质与文化建设并举,来进一步激发村里的发展活力。想明白的事,就得抓紧干。我会常来条河村,和乡亲们一起努力,争取让条河早日脱贫致富。(市政府代市长蔡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