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帮”工作动态第3期

2017320

淮安区立足真情真心真招扎实开展“三进三帮”活动

淮安区在“三进三帮”活动中,大力弘扬周总理亲民、爱民、为民精神,推动全区710多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着真情进农村帮富民强村、带着真心进社区帮和谐共治、带着真招进企业帮创新转型,推动活动开展与社会进步有机统一。

融入中心,构建同频共振的格局。将活动开展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殷切嘱托和落实“两聚一高”要求的重要举措。将走访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将2017年深化行政审批、民主法制、纪律检查等17大类117小项改革任务分解给区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在走访中问策于民。乡镇(街道)、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带着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任务分解表下基层,问计于民。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带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班子和个人查摆的问题下基层,问诊群众。将走访同“固本强基”结合起来。将帮助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和服务功能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给基层带去富民资金、强村项目的同时,将帮助基层破解农村“空心化”、新建小区党建“空白化”、非公企业党组织“冬眠化”等难题,列为重点帮扶事项。推动村居、企业加强与省市区扶贫单位的对接,统筹各级帮扶资源,高起点、高质量谋划实施帮扶项目,努力实现“1+12”的效果,推动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将走访同“工业强区”结合起来。在大走访中深化“抓项目、比作风”行动,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每周推进一次挂钩的拟竣工项目,每旬现场督查推进一次在建项目和一个拟开工项目,确保活动开展和项目建设同步走、同推进、同达效。2017年以来全区已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4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户。

严实相济,强化真下实访的导向。以周总理“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四条方法论原则为指导,为领导干部入户走访立下“三条铁规”。一是交流面对面。必须与群众坐在一条凳或一张桌上交流,每户谈话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允许站站就走,看看就回头,让群众觉得领导干部下来,就是做做样子,不愿敞开心扉深入谈。二是答疑实打实。回答群众疑问,不允许打“官腔”、说“套话”,宣传政策要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大白话和实心话,不准不懂装懂,用专业术语、政策概念糊弄群众、忽悠群众。三是解难心贴心。强化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对群众提出的困难,不允许用“等等”、“看看”、“回去再说”等托辞搪塞,能办的要马上办,不能现场解决的,要明确措施,承诺时限,不能一走了事,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区委主要领导带头一访一座谈,走访城郊社区过程中,面对群众提出的传统肉皮加工产业因严格监管受到沉重打击、影响发展的时候,既旗帜鲜明地指出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道理,又给出了“统分结合”加快传统产业提挡升级的路子,并安排河下街道、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迅速研究解决方案,让群众心服又信服。活动开展以来,全区3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共收集到党的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7大类93个具体问题,部分村居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突出、部分干部担当意识不强等多个群众平时不愿讲、不敢讲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或交办。

压实责任,建立长抓不懈的机制。以周总理“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信念为标尺,建立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的责任机制。走访帮扶无盲区。按照“全面覆盖、一户不落”的要求,建立“X+20”滚动走访机制,将每月10号定为固定走访日,领导干部每次走访挂钩村居、社区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户、危重病人户、矛盾纠纷户、信访户等“七种类型”中的一种类型户和20户普通群众。将活动对象向下属单位延伸、向机关中层干部延伸、向机关普通党员延伸,建立“1+X”组团走访模式,充实走访力量,确保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所有家庭走访零遗漏。督查推进无缝隙。统一印制领导干部走访“连心卡”、民情“采集表”。构建大督导格局,整合“老少民情团”、区委党建督导组、督查办和软建办督导力量,每月“分片分线”巡查,严肃问责找基层代发“连心卡”、代填“民情表”的党员干部。问题解决无断点。倡导组团走访,鼓励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一起下基层,将班子会开到田间地头、社区企业,尽量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区房管中心领导班子通过现场议,为六珠社区管玉剑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让他们第一次在窗明几净的廉租房中过新年。牵涉面较大、单个单位难以解决的,以书面的形式报区活动领导小组。由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建立交办单、督办单、备案单“一题三单”,实行归口认领。区委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听取情况汇报,在区级层面推动解决企业融资难、高端人才招引难、社区干部待遇偏低等17个共性难题。截至目前,全区118个活动责任单位已为基层解难事、办实事438件,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赢得了群众普遍“点赞”。

 

市地税局优化服务机制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

全市地税系统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三进三帮”活动的决策部署,并结合地税部门自身职能,将服务人员从处级干部向科级干部延伸,把加强改进与企业联系作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和助推发展的重要举措,健全完善了“副科职以上干部服务企业联系点制度”,推动服务企业工作由“临时性突击”向“常态化运行”转变,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

一、明确“一对一”导向,突出精准服务。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尽快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协助不同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市地税系统建立副科职以上干部服务企业联系点工作制度。148名副科职以上干部每人确立一户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制定了服务企业的工作要求和标准,建立了问题收集汇总、分派办理、反馈答复的基本制度,将其作为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的突破口,引领各级干部自觉树立问企业所需、急企业所盼、解企业所难的思想共识,通过更有针对性地举措助推企业发展。如在一次走访活动中,纳税人杨忠提出利用手机缴税的建议,成为我市在全省首推微信缴税的“金点子”。目前利用微信缴税纳税人已突破2800户次,缴纳税款600余万元。“一对一”服务,使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有了更直接、更完善的发挥平台,找到了机关精准服务与企业个性发展的结合点。

二、做实“联系企业记录单”,体现规范服务。坚持“联系企业记录单”制度化,确保联系一次填写一次,填写一次反馈一次,反馈一次督办一次,把“联系企业记录单”作为抓实工作规范的关键载体。一是明确记录内容。“联系企业记录单”主要是领导干部在挂钩联系、调研走访过程中,记录企业对地税工作的需求和企业实际困难,征求企业对地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服务企业的计划和目标等方面情况。目前全系统已收集“联系企业记录单”2400余份,处理问题566项,解决问题394项。二是抓好跟踪落实。重记录更重落实,现在“联系企业记录单”已成为推动服务举措落实、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重要载体。如市局一分局干部在调查走访后,针对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问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利用地税部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全省首创“纳税人信用查询终端”,仅与民生银行合作推广的“税易贷”项目,就为8100余名创新创业者落实贷款支持7589万元,民生银行在全省推广淮安做法。三是强化督导考核。组织部门每年组织一次“联系企业记录单”集中展评,梳理总结“联系企业记录单”记录情况,督促各级干部深入企业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绩效考评部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调阅、汇总通报等方式,及时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确保联系企业取得实效。

三、依托专家团队化机制,强化专业服务。为提高帮助企业解答政策、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尤其是解答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围绕“聚焦核心业务,突出团队建设”主题,建立健全专家团队工作机制。抽调各部门业务骨干,整合组建了国际税收、大企业管理、中高等风险识别、土地增值税清算、拟上市企业帮扶等服务企业专家团队,重点受理、办理收集到的综合性问题和建议,利用专业优势发挥好咨询、宣传、协调解决问题三方面的职能。近两年,各专家团队集中解决了服务联系企业收集到的36个综合性问题,并协助走访重点外贸企业和拟上市企业24户次,进行现场解难答疑。如拟上市企业帮扶团队先后为江苏今世缘酒业、江苏井神盐化、江苏佳一教育科技、淮安安洁医疗用品等企业辅导解决了支付境外机构投资者分红代扣代缴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税等疑难问题。

四、严守规矩纪律,彰显廉洁服务。始终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联系企业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规定联系人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不得接受联系企业吃请,不得使用联系企业车辆,不得以各种借口收受礼品,不得借联系名义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更要注意言谈举止和自身形象,尊重企业的意愿,遵守企业管理规定,不得有出格的言语和行为,并通过暗访、回访、第三方测评等渠道监督服务企业过程中纪律执行情况,历练干部队伍作风。如,规划财务处干部舒颖萍先后14次走访服务我市某外资五金制造企业,帮助该企业解决了代征单位手续费返还、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审核等重大事项,并多次拒绝了该企业在节日期间的人情往来,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赞扬。